【3+11不用負責?民眾拳頭都硬了】
「3+11」的防疫破口,導致本土疫情5月中旬爆發,造成800多名民眾染疫過世。但行政院的「3+11」決策過程專案報告,不但沒有任何檢討,還大吹大擂防疫成效,這種卸責攬功的報告,讓民眾看了拳頭都硬了。
「3+11」決策的錯誤,枉死了800多人,同時也讓許多行業承受巨大衝擊因而倒閉或實施無薪假。但蔡政府卻可以厚著臉皮說「防疫過程每個決策,不可能盡善盡美。」直接把防疫破口的責任推給外界要求過於完美。
除了卸責,還自我吹捧「行政團隊已有先見,並全力投入防疫,終能確保國人一整年平安。」如果不是視人命如草芥,面對800多條人命,萬餘名國人染疫,以及數萬人無法工作、憂心生計,蔡政府豈會沒有人負責,又怎會連一句道歉都沒有,還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到沒藥醫的地步?
針對5月本土疫情延燒,監察院要調查陳時中,而且列出3+11決策過程、疫苗整備與採購政策等調查方向,當時蘇貞昌就為陳時中抱屈,還說防疫這麼辛苦,此時還要回頭苛責他,很不厚道,也不公平。如今行政院的「3+11」決策過程專案報告,更是通篇避重就輕,爭功諉過。
陳時中曾說「3+11」的決策他要負責,後來又改口「3+11」並非破口,不願負責。但既然報告中直言,「3+11」決策是由指揮官陳時中下令,陳時中就必須為錯誤的決策負責。